《中国教育报》专题报道bat365官网:“四协三化” 培养应用型新闻传播类人才——bat365在线官方网登录协同育人新机制的构建与实践

发布者:吴一凡发布时间:2021-06-25浏览次数:634

2021年06月08日,《中国教育报》刊登bat365官网何海翔老师的文章:《“四协三化” 培养应用型新闻传播类人才——bat365在线官方网登录协同育人新机制的构建与实践》。全文如下:



“四协三化” 培养应用型新闻传播类人才

——bat365在线官方网登录协同育人新机制的构建与实践

技术驱动的互联网环境变迁促使媒体呈现“智媒化”趋势,新闻传播业态发生深度变化。构建全方位、全过程、深融合的协同育人新机制的新闻传播类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bat365在线官方网登录网络传播学院基于教育部门全方位、全过程、深融合的协同育人新机制的要求,立足互联网技术驱动的新闻传播业态“智媒化”新趋势,以应用型新闻传播类人才培养为定位,以能力本位教育为理念,构建了专业协同、校政协同、校企协同、国际协同“四协融合”的协同育人新机制,培养知识复合化、能力集约化、视野国际化“三化一体”的应用型新闻传播类人才(简称“四协三化”)。

以专业协同为基础构建符合行业需求的专业群,解决大学生知识复合化的培养要求

新媒体业态对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提出了知识复合化要求。学院基于能力本位教育理念,以应用型新闻传播类人才培养为核心,围绕新媒体业态的能力标准,通过新闻传播学、艺术设计学和计算机应用科学等学科互涉的知识架构“桥接”,建构基于信息生产、信息传播、技术支撑为生态环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专业架构,以跨专业协同方式构建新闻传播类专业群,并以此形成基于“新闻传播学基础理论+新媒体基本技能+网络媒介素养”的专业课程体系,解决大学生知识复合化的培养要求。传播学专业成为浙江省新兴特色专业、编辑出版学专业成为浙江省一流专业。

以校政协同为重点深化协同育人机制,解决大学生能力集约化的培养要求

学院与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浙江省宣传部门、浙江省网信机构、绍兴市宣传部门等国家、省、市政府部门建立深度合作,以共建人才基地、部校共建新闻学院、共建研究基地以及项目化运作方式深化协同育人机制,通过校政协同的实践提升大学生专业能力。尤其是与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共建的中国互联网新闻信息管理人才培养基地、与绍兴市宣传部门共建的网络传播学院入选浙江省首批部校共建新闻学院、与浙江省网信机构共建的浙江省网络文化传播实训基地入选浙江省网络文化家园示范基地、与浙江省社科联共建的浙江省网络安全与文明科普基地入选浙江省社科普及基地等项目,总计获得政府部门资助400多万元。

以校企协同为关键强化实践育人机制,完善大学生能力集约化的培养要求

学院与浙江省网络文化协会、绍兴市网络文化协会等行业协会以及中国网、绍兴市传媒集团等媒体企业建立校内外企业协同实践育人平台,使大学生能力集约化。通过架构“以实验课程为基础,专业实践为重点,专业实习为延伸,毕业设计和创新实践为抓手”的多层次、模块化、全程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入选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探索“分层化、平台化、开放化、产业化”实践育人平台,入选浙江省“十三五”省级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和绍兴市重点实验室及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基于工作室模式的大学生专业实践项目,入选协同育人项目,获得绍兴市普通高校德育创新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

通过国际协同延伸拓展国际育人合作机制,解决大学生视野国际化的培养要求

学院充分利用所在单位外国语语言学科优势,结合学校实施的“外语+”人才培养战略,培养新闻传播类大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在人才培养上实现外语教学4年不断线,在外语课程设计上建立“基础外语+新闻传播专业外语+新闻传播双语课程”的实施方案。通过与新西兰东部理工学院建立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网络与新媒体)、与日本城西国际大学建立“2+2”专业(传播学)、与英国中央兰开夏大学建立“3+1+1”本升硕专业(传播学)以及与台湾玄奘大学新闻学院建立常态化异地教学等合作机制,拓展大学生的视野。

bat365在线官方网登录网络传播学院实施“四协三化”应用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协同育人新机制,对于当前应用型新闻传播类人才培养具有比较显著的借鉴意义。

一、模式创新:以行业需求为导向,引入能力本位教育理念,通过整合方式建构“四协三化”的应用型新闻传播类人才培养模式。

学院突破传统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思路,以行业需求为导向,针对技术驱动的互联网环境变迁促使媒体呈现“智媒化”趋势,与新闻传播业态发生深度变化的环境分析,与相关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企事业单位、国外合作院校、第三方数据分析报告协同建构育人目标和规格,将协同育人目标和规格界定为知识复合化、能力集约化和视野国际化特征的应用型新闻传播人才,并在策略上采取跨学科融合、复合型构造、应用型导向的人才建构方式,通过专业协同、校政协同、校企协同、国际协同的“四协融合”机制培养知识复合化、能力集约化和视野国际化“三化一体”的应用型新闻传播人才。

二、机制创新:建立全方位、全过程、深融合的系统化协同育人机制。

“四协三化”应用型新闻传播人才协同育人机制建立全方位、全过程、深融合的系统化协同育人运行新机制,在运行机制上是对教育部门40条相关协同育人机制精神的实践创新,主要体现在:1.要素层面。成果把全方位、全过程、深融合的协同育人机制具体化要素归纳为专业协同、校政协同、校企协同、国际协同四个抓手,并建立系统化协同融合的人才培养路径。2.结构层面。成果通过专业协同、校政协同、校企协同、国际协同的“四协融合”,实现应用型新闻传播类人才培养的知识复合化、能力集约化、视野国际化的“三化一体”特征,并在结构上以专业协同为逻辑起点,反映协同育人的目标及规格,体现知识复合的人才培养目标,同时通过校政协同、校地协同、国际协同的方式实现能力集约化和视野国际化的要求;从教学的角度形成以专业协同为基础,以校政协同、校企协同、国际协同为手段的全方位全过程深融合的系统化协同育人运行机制。3.功能层面。成果围绕协同育人机制在组织机构、实验室共享、媒体工作室等方面建立行业委员会、实验室开放共享制度、媒体工作室项目管理制度等常态规范的运行机制,建立以行业需求导向、能力本位为动态的运行机制。

学院实施“四协三化”协同育人新机制以来取得显著成效。1.协同育人教学改革成果丰硕,专业影响力显著提升,大学生专业能力显著增强。成果获得省级以上教学项目20余项;两个专业获得省级专业称号,并连续多年进入第三方评价全国20强;学生获得国家级别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34项、省级A类以上学科竞赛73项,学生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2.协同育人机制实现高校与地方、行业资源共建共享,产教融合效果明显。成果获得国家级别平台1个、省级平台3个,获得省级示范基地1个,横向项目累计到账经费400余万元。3.人才培养得到业界和媒体高度关注,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成果被相关媒体报道50余次;省市政府部门领导以及兄弟院校莅临考察;成果在国家一级出版社出版教学改革专著1部,在《中国高等教育》等重要期刊发表教学论文10余篇;成果在国内外重要会议上作主旨报告。

(bat365在线官方网登录网络传播学院院长 何海翔)